白盆珠镇全力打造高品质宜居宜业宜游地 水库游船线路将串起湖山古韵

 新闻中心     |      2025-07-11

  夏日周末的清晨,惠东县白盆珠镇白马河水轻轻流淌,一对父子正在河边浅滩玩水,洗涤一身暑气。河边的民宿里,孩子的母亲悠闲地倚窗而立。这是来自深圳的一家三口,周末来到白盆珠体验田园生活,非常惬意。

  如今,每到周末和节假日,白盆珠横江、白马等环境优美的乡村总会迎来不少来自珠三角的游客。白盆珠,从一个普通镇圩成为炙手可热的旅游目的地,华丽转身源于全力实施“百千万工程”、走出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接下来,白盆珠镇将乘势而上、聚力攻坚,牢牢把握“五好两宜”试点试验与美丽乡村走廊建设双重机遇,锚定“点上出品、线上出彩、面上出新、全域示范”目标,以典型镇村培育为重要抓手,激活生态人文资源禀赋,统筹推进环境整治、风貌提升与产业融合等重点领域,实现镇村颜值与内涵“双提升”,全力打造一个令人向往、流连忘返、引以为傲的高品质宜居宜业宜游之地,奋力谱写“百千万工程”质效跃升的新篇章。

  走进白盆珠横江村,沥青村道整洁美观,村道两旁、房前屋后种植花卉苗木,黄花风铃木、桃树、三角梅等次第开花,形成“四季有花、处处是景”的生态格局。近年来,横江村深挖山水资源、田园风光、窑址文化等资源禀赋,以绿水青山为底色,以产业兴旺为成色,以四治融合为亮色,以“美丽庭院”创建为点睛之笔,提“笔”上“色”,精心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原来的农村房成为“美丽庭院”,乡村面貌一新,这是近年来该镇全力改善人居环境、打造宜居环境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该镇完成了140栋农房风貌提升,采用仿石质感真石漆工艺,以白色或浅黄色墙面勾勒清新基底,灰色坡檐如水墨晕染,形成“青瓦映白云”的视觉韵律,让传统民居焕发“素墙黛瓦、诗画栖居”的典雅气质。同时,该镇巧用边角地、闲置地打造“四小园”78个,昔日荒地变身“菜园青翠、果园飘香、花园芬芳、公园宜人”的生态微景观,串珠成链勾勒出“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诗意栖居图。开展重要交通线路和美丽乡村走廊沿线环境综合整治,主干道变身“流动风景线”,美丽乡村走廊成为“网红打卡地”。

  接下来,该镇将锚定“三年初见成效”目标,多管齐下、全方位强化乡镇联城带村节点功能。深化环境综合治理,全域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加速推进“六乱”整治、农房风貌提升、“三清三拆三整治”等重点工作,着力打造示范引领标杆,提档升级镇村面貌。聚焦典型村、“四旁五边”等重点区域开展植绿增绿行动,常态化管护,以“绿”破题,逐“美”而行,打造全域绿美的诗画桃源。同时,围绕“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试验目标任务,倒排工期,确保“五好两宜”年度子项目高质量完成,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和美乡村全国样板。携手深职大策划实施“双百行动·考古小镇文创产品展”,同时联合惠州学院,因地制宜选取一条街区进行风貌提升,发挥高校专业优势,提升乡村魅力。

  走进白盆珠横瑶村,占地3.8公顷的沉香主题园区已建成开放。据了解,沉香主题园设计以“畔湾横瑶、十里沉香”为主题,以S356沿线生态水系为脉络,整合闲置土地资源,围绕“品香、识香、鉴香、取香”四大主题空间,建设沉香展览(交易)中心,打造以沉香元素为主题的三产融合示范基地,撬动沉香产业发展,促进横瑶村产业持续发展。

  今年上半年,白盆珠捷报频传。投资1.2亿元的欢渡时光里度假酒店顺利竣工,正在紧锣密鼓筹备运营;投资8000万元的宏俊盛温泉旅游酒店已完成主体建设;富硒文创酒店、横江晚照·河畔等项目正在办理建设手续,乡村酒店集群布局初具规模。总投资6亿元的独立储能项目已完成清场工作,建成后预计年增税收1000万元。华苑生态园研学培训基地、云花会月度假村、玉珑山水等项目也在稳步推进中。

  未来,该镇将以项目攻坚激活镇域经济强磁场。全力协调解决项目落地堵点难点,推动中医养生谷、双金国潮街区、云花会月度假村项目、共创农场尽快签约落地。加快完成欢渡时光里度假酒店、宏俊盛温泉旅游酒店建设并投入运营。大力推动独立储能电站、华苑生态园项目、横江晚照·河畔、富硒文创酒店等重点项目建设。同时,激活“水经济”,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育规模化水饮品制品产业,引进运营公司和电动游船,串联3个3A级旅游景区、三官坑窑址、布心大草原和西来古刹等旅游节点,打造具有白盆珠特色的水库游船线路。大力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进一步加快形成“良田比较集中、村庄布局优化、产业集聚发展、生态健康优美”的土地保护利用新格局,为“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提供强大要素保障。

  6月27日,有岭南文史学者现场考察白盆珠白马窑址等地。结合推进“百千万工程”建设,学者对白盆珠镇特色镇建设提出建议——“非因见及而笃信,而因笃信而见及”。要求先行系统考证白马窑学术价值、平海海防功能及山海地理对产业形态的影响,构建完整地方史认知体系(笃信阶段),通过遗址保护展示、海防文化体验等载体,实现文史资源的可视化转化(见及阶段),形成差异化文旅竞争力,更好塑造白盆珠及惠东文旅的特色优势,为“百千万工程”建设赋能助力。

  白盆珠资源禀赋,人文底蕴深厚,是发展文旅产业的天然福地。今年上半年,该镇全力推动文旅融合,以“湾区桃园”为目标,串联温泉、古窑、生态资源,不断升级3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实施白盆珠镇西枝江白盆珠段及支流沿线道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一个集休闲娱乐、健身运动、观光旅游、体验自然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绿色滨水长廊。打造了四季自驾游精品线路,推动游客从“过路游”到“深度游”。

  另外,完成白盆珠镇VI系统设计,梳理文旅资源数据库,打造“考古小镇”品牌形象,提升文旅辨识度。设计“非遗篇、考古篇、IP篇、海丝篇、助农篇”五大系列文创产品,在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展出并获得广泛好评,进一步提升了白盆珠考古小镇品牌知名度,有力带动文旅产业升级。

  未来,该镇将以融合发展重构乡村产业价值链。动员龙头企业整合茶园资源,构建“游赏茶园风光—体验制茶技艺—展销茶品文化—品鉴茶香风味”四位一体茶旅融合场景,以“可观、可赏、可体验”的沉浸式空间激活茶产业附加值,推动传统茶园向“农业+文旅”复合型基地转型。依托沉香公园至横坑水竹林河岸资源,运用生态化设计手法打造10000平方米露营基地,嵌入沉香展销、主题民宿、农家餐饮等多元业态,形成“露营+研学”“露营+康养”的产业融合矩阵,构建“吃、住、购、玩”全链条沉香经济生态圈。举办“趣玩白盆珠”旅游文化节,进一步打响“山水康养目的地”品牌知名度,通过非遗展演、农产品展销、美食嘉年华以及乡村音乐会等沉浸式体验活动,吸引游客深度参与,带动民宿、餐饮等业态发展,实现文旅产业与镇域经济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