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精工设计发现活动提名与推荐工作开启 海南制造业创新产品快来参与

 新闻中心     |      2025-04-15

  南海网4月13日消息(记者 姚皓)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组织开展第二届精工设计发现活动提名与推荐工作,活动聚焦机械装备、电子信息、消费品和新材料新工艺新场景四大领域,通过“发现之眼”进行推荐提名和结果认定,入围作品与主持机构可获多项扶持权益。

  记者了解到,精工设计发现活动是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牵头主办的重要公益活动,聚焦产品精确度和市场精准度,以发现制推举制造业领域产品的多元创新,通过发现和鉴证工业设计优秀案例,表彰追求极致、精益求精的工业精神、工匠精神,激励行业不断创新,为实现新型工业化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推动工业文化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根据时间安排,活动自今年3月全面开展优秀案例推荐提名工作后,将于4月至8月推荐作品、公布提名及结果认定,9月底发布认定名录并举办精工盛典,10月至11月开展案例传播、推广及对接活动。

  进入认定名录的作品将免费使用“精工设计”标志用于案例产品的包装、说明及宣传材料等。作品将作为案例列进《工业-设计中国》候选名录,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将对案例进行深度挖掘形成文本,作为示范向社会公开发布。

  进入认定名录的作品主持机构将被邀请参与“精工盛典”年度典礼,作品将受邀参与产业性专业展览及艺术性科普展览等展览展示活动。后续在地方开展工业设计赋能系列活动时,将优先在活动上进行宣传推广,帮助机构拓展业务。

  此外,结合作品主持机构所在行业及作品特性,还将提供政策支持策略制定及对接服务,推荐其获取匹配的评优、扶持及优惠政策;结合作品主持机构的实际需求,提供设计人才资源、产业链资源、跨领域供需资源对接服务。作品主持机构将受邀参与在精工盛典、地方主题性活动等平台举行的路演展示活动,向专家、政府和投资机构进行展示以获得更多资源支持等。

  推荐要求,上述四大领域每个领域按提名基数一定比例公布最多20件(套)产品名单,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组织活动专家委员会进行最终认定并对外公布结果;要实物产品或已上市销售的工业设计创新类产品开展推荐提名和结果认定;推荐作品应为符合本次活动范围的原创作品(作品资料需包含版权证明),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具备知识产权的原创性、创新性、跨界性。因作品相关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所引起的法律责任由参评者自行承担;推荐作品及作品材料内容须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传播主流价值观以及价值导向,不得与任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相抵触,不得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暴力、低俗、反动、种族歧视等不良内容。

  推荐办法方面,由独立推荐人进行一般推荐,被推荐主体应为上述领域制造类或设计类企业、大专院校或科研院所,应为中国境内依法注册的独立法人机构、企业或事业单位。单个主体(单位、个人)限推荐2件(套)作品。作品“产学研用”相关单位可联合参加,单件(套)产品联合单位不超过4家(单位类型不能重复),主要设计人员不超过10人;由提名委员会进行提名,由各领域工业类、设计类协会、各相关联盟组织/单位的代表或知名专家学者提名并递交作品材料。

  认定办法方面,作品采用指标数据排名方式,通过产品精确度(设计创新、工艺精密、材质结构、性能卓越及可持续性等维度)和市场精准度(定位准确、先导性、品牌策略、商业转化及用户满意度等维度)两个指标综合评分排序。

  提名委员会或独立推荐人将根据其对领域的了解和对作品的评价与理解,提交提名。每位推荐人需详细说明其推荐理由,包括作品的贡献、成效以及对相关领域的长远影响。被提名者需要准备充分的支持材料,这可能包括作品的详细描述、相关成效的证明材料等,以便提名委员会进行全面评估。

  提名委员会将对推荐人提交的提名进行初步审查,确保所有提名均满足评选的基本要求和标准,确定的入围名单将在官方网站及官方微信等平台上进行公示;认定委员会将进行最终的审议和投票,从入围名单中精选出最终名录。名单确定后,通过各类官方渠道进行公告,包括中心官方网站、微信平台等,同时公布作品贡献和成效详细介绍;举办精工设计发现活动成果交流分享、宣传推广系列活动,入围的优秀案例面将参与向专家、政府、市场进行路演展示,由组委会进行成果传播和名录发布。